中国对美出口商品在连连遭遇反补贴、反倾销等多种贸易壁垒之后又面临更严峻的新挑战。美国当地时间本月24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下设的筹款委员会投票通过了一项旨在对“低估本币汇率”的国家征收特别关税的法案,矛头直指中国输美商品。
升值1%难填美国政客“胃口”
尽管从6月中旬我国重启汇改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升值逾1%,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即本月21日中间价“破7”,升至6.6997,但美国部分政客及商业组织却似乎对此视而不见,继续加大“施压”力度。
据外电消息,美国一些国会议员和商业组织以人民币近期“升值幅度过小”为由,集合133名国会议员要求就征税法案投票。法案中称,币值低估如果为相关出口制造商带来好处,美国商务部也可将其视为一种“隐性补贴”而加征反倾销税。
“先抛开人民币币值是否被低估不论,币值低估本身就不能成为一种补贴要件。”北京WTO事务中心主任钟青表示,美方提出的这一法案找不到任何法理支持。“无论是世界贸易组织法规还是美国国内贸易法案中,都没有一条将币值问题与出口补贴联系在一起。”
专家指出,美国一些政客此次不遗余力地推动该法案通过正是想从根本上修改现有反补贴、反倾销的法律条文,让这顶“帽子”更容易扣在中国出口商品头上。“这一做法将美国"经济单边主义"的行径暴露无遗。”钟青表示。
人民币汇率成中期选举“替罪羊”